攫教材之秘 助高效复课 ——周林专家作室培训活动简讯

随着小学五、六年级复学的脚步,双流实小即将迎来银杏娃们的全面复课。复课后,如何在短短的几周时间里既不放松防疫工作,关注孩子们身心健康,又高效地完成学科教学呢?

“知乃行之始也。”面对新的学期,新的命题,新的挑战,为了让老师们在新学期两个月左右的教学时间里更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4月28日,四川省教科所周林教授就“如何开展教材、教参的解读”为主题,为我校教师做了专题培训。

IMG_2056

周教授从“对象性学习活动模型”谈起,告诉老师们:学习者应积极主动地,以合适而有效的方式与学习对象交互作用,获得知识经验。学生发展应该是有能力的、情感的、经验的、知识发展的。课堂学习活动必须是基于学生个体的。老师应避免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南郭先生,应向学生提供适合他本人的学习材料。同时,合作学习是当今课堂的重要增量,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如何提高学习者的主体活动水平呢?周教授从学生的类本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感受体验力等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阐释,让老师们深刻意识到,关注学生的主体活动一定不能忽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操作体验、体察模仿、创造表达、试误调整、交流讨论。

IMG_2027

周教授还着重为教师培训了如何从“对象性”的视角来解读教材。在周教授理论联系具体实例的讲解中,老师们知道了学科教材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要对象,学科教材承载了人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包含的意义通过文字、图表来表达。理科类知识,概念和事实间有层次丰富的逻辑关系。文科类知识,关于现象和事实的记录描述十分丰富,概念体系较弱。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如语感、文学作品中的生活想象、数感、加减等数量关系。

最后,周教授以一年级语文《姓氏歌》和数学《生活中的数学》为例与老师们进行互动,在实操中具体地引导老师们如何瞻前顾后,关注每一个信息,如何从“对象性”的角度精准地研读教参,将教参目标进行具化、细化。

从文学作品到数学现象,从历史典故与艺术特长,从学科教学到生活实际,周教授将晦涩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更让老师们明白了对象性模型的内涵,清楚了解读教材的实质,知晓了学科教参研读的具体策略。

IMG_2030

“行乃知之成。”虽然半天的培训一晃而过,但是,我们相信在疫情还未完全解除的当下,老师们将今天的所学所获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仅能让自己在繁重的防疫工作中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它更是老师们教学生涯中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将教材、教参融于心中、化为教学的基石!教育教学研究,我们一直在路上,不论何时,从未停歇!


<  上一篇 下一篇  >
© 2009-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 蜀ICP备11001041号-1 技术支持:双扬科技